专业兽医在线,免费视频问诊,确诊快用药准。
更多行情报价
打开app

综合病症

鹅丹毒的症状、诊断和防冶方法

畜牧堂小编
2020-12-11

  鹅丹毒是由丹毒引起的鹅急性感染性传染病。该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心外膜有点状出血。肝脾肿大,表面出血坏死。

  诊断依据。

  一、临床症状以急性败血症为主,常猝死,无明显症状。也有症状明显的病例,如抑郁、体温升高、羽毛松散、呼吸急促、腹泻、皮肤出血或出现紫色斑点。非死亡病例可转为慢性,表现为关节炎和关节肿胀。

  二是病理改变表现为脾脏充血或高度肿胀,质地易碎,紫黑色。肝脏肿大,颜色灰黄色,质地易碎,斑驳,偶见针尖大小的米黄色坏死病灶。

  心外膜出血呈点状,尤其是在冠状沟。小肠粘膜急性卡他性炎症。在慢性病例中,股骨和胫骨关节增大。

  3.流行病学资料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都可发生在鹅和鸭身上。各种年龄的鹅都容易感染,但2~3周龄的小鹅最常见。

  这种疾病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,家禽、哺乳动物、牛、猪、羊和鱼都可以被感染。这可能成为这种疾病的传染源。而病鹅和感染鹅是主要传染源。这种疾病也可以通过被这种病原体污染的饲料、饮用水、土壤和器皿传播。感染途径是通过消化道、皮肤伤口和受损的粘膜。

  这种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。

  4.病原体诊断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丹毒,也称为猪丹毒。它的形状是细长的,直的或略弯的。细菌以单个、成对或堆积的形式存在,细菌在粗糙菌落中的形态是多态的,从短杆状到长丝状,或者以链状排列。这种细菌不形成孢子和荚膜,没有鞭毛,不能移动,革兰氏染色阳性。旧培养物或老化细菌被染色为阴性。

  它也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。在血琼脂平板上,30~37℃培养24h,形成针尖大小的小菌落,圆形、灰色、透明。明胶刺培养,沿穿刺线,有纤毛样生长,与周围成直角横向发育,就像管刷。明胶不液化。

  这种细菌可以发酵葡萄糖和乳糖,但产生酸而不产生气体。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。磁共振和视觉诱发电位测试呈阴性。

  对物理化学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,在黑暗的地方可以存活一个月以上,在室温下可以忍受干燥几天。污染粪便堆肥发酵半个月内杀死细菌。耐热性不强,50℃加热15~30分钟或70℃加热5分钟即可杀死。0.1%氯化汞、0.5%烧碱、3.5%来苏溶液能快速杀灭细菌。

  预防和控制策略。

  1.预防(1)加强饲养管理,增强鹅的抗病能力。

  (2)鹅场不宜离猪场太近,以免猪粪、猪尿流入鹅池。

  (3)定期做好鹅场的消毒卫生工作。

  二、治疗鹅一旦发现这种病,要及时隔离治疗。首选药物为青霉素,肌肉注射,每公斤体重3~5万国际单位,每日1次,连用3天。氨苄西林也可以,肌肉注射20mg/kg体重,12小时一次,3天为一个疗程;混饲,100mg/kg,3天。阿莫西林也可以,每升水加50mg,3-5天。

下载畜牧堂APP了解更多

相关话题

豫ICP备19041459号-2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57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豫B2-20191225